山东泰山:一年三击川崎 又一个客场奇迹?
90
2024 / 12 / 02
来源:尹波说秋
山东泰山股改为何迟迟没有实质性进展?如果你扩大讨论范围,你可以写一本书;如果只能用一句话来回答,那是因为四年前,在央企剥离第三产业的政策下,当老东家将股权交给新东家时,双方都以为自己已经想通了这一点。嗯,其实我没看懂。
老东家设计的股改方案感觉天衣无缝。 40%的股权和管理权给予新东家,另外60%的股权对半保留在其两个小股东手中,5%免费给予新东家。股权分红,硬件设施白用。也就是说,孩子是收养给你的,但我还是保留60%的孩子抚养费。我免费送住房、衣服,逢年过节也发红包。这样的有利条件,正常情况下,足以保证俱乐部顺利过渡到新东家时代。
但问题在于理论脱离实际。新东家嘉光盯着百分比,并没有考虑百分比之后他要拿出多少真金白银,能否拿到。于是,合同就签了,干部就任了,经营权就接手了。我这才恍然大悟,不,这40%还有几个小目标。我怎么买得起?四年后的今天,据说还有人在问:一支支支吾吾的球队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? ——你为什么不早说呢?太贵了,不接受!
那么,每年到了还款的时候,得到的答案往往就是一句话:账户里不是还有钱吗?小股东的钱也是钱!老东家留下的钱就是钱,先花吧。这种拖延持续了四年。现在钱没了,不能再拖了,怎么办?按理说,在今年资金紧张、引援困难的情况下,有关各方早就应该坐在一起,赶紧想办法解决剩下的问题了。不过,即使有舆论,大家也可以共同努力。我们一起想办法挽救局面,但舆论一过去,压力一减轻,立刻就散了。我们一直没能真正坐下来,从根本上把股权分置改革推进到位。
原因很简单,就是对俱乐部未来的定位、目标、带来的投入水平没有达成共识。一方希望设定更高的目标,即使成为平民球队,也必须留在平民联赛的上游,并且每个股东的投资总额保持不变;另一方认为,只要球队活下去,平民何必花那么多钱呢?今年大环境不好,明年可能会更差。如何弥补这四年欠下的债务,目前还没有确定。如果我们给未来定下很高的目标,我们就会更加无能为力。宝贵的时间就这样在争吵中白白流逝。最后的历史机遇,正在一点点远离泰山。
“最后的历史机遇”是什么意思?也就是说,目前有两家央企给你60%的钱给你一个地方国企俱乐部,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。严格来说,央企帮助地方支持一个与外地竞争的俱乐部是不合逻辑的。它迟早会停止。所以,现在是最后的时间窗口了。年初失去更换大股东的机会,已经够遗憾的了。如果这次再错过最后的机会,泰山可能连平民生活都过不了了。老尹知道这一点,球迷也知道这一点,但最应该知道的人是最清楚的吗?